上海 | 国家会展中心(虹桥)

2025年6月4-6日

上海 | 国家会展中心(虹桥)

2025年6月4-6日

当前位置:首页 » 新闻资讯 » 流体展|嘉兴市生态环境局部署2025年全市生态系统水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

流体展|嘉兴市生态环境局部署2025年全市生态系统水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

锚定“大禹鼎”目标 深化陆海统筹治理 打造美丽河湖“嘉兴样板”

 

近日,嘉兴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召开全市水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,全面总结2024年工作成效,分析当前形势,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。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陶岩英出席会议并讲话,各县(市、区)分局、市环境监测中心、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。

 

2024年工作回顾: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

 

会议通报,2024年嘉兴市水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:

 

地表水水质稳中向好:国控断面Ⅲ类及以上水质比例达92.3%,较2023年提升4.5个百分点,创历史新高。

 

重点指标持续下降:总磷、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5.2%和18.7%。

 

饮用水水源地100%达标:连续三年保持优质供水安全。

 

海洋生态修复成效明显:杭州湾嘉兴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提升至65%,海洋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。

 

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在会上发布《嘉兴市入海河流总氮污染溯源分析报告》,指出通过“源头管控—过程治理—生态修复”全链条治理模式,入海河流总氮浓度较基准年下降22%,为近岸海域水质改善奠定基础。

 

2025年重点任务:科学治水、精准治水、系统治水

 

陶岩英强调,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也是谋划“十五五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年。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要围绕“争创省治水‘大禹鼎’”目标,重点推进以下工作:

 

1. 强化基础设施,提升治污能力

 

投资12.6亿元,新建扩建7座污水处理厂,推进污水收集管网提质增效。

 

深化“工业污水协商排放”机制,在平湖、海宁试点“一企一管”智慧化监管,实现重点行业废水精准管控。

 

推广“污水零直排区”建设2.0版,打造数字化监管平台,覆盖5000家企业排水数据。

 

2. 深化生态修复,建设美丽河湖

 

实施“湿地修复三年行动”,2025年计划修复湿地1500亩,建设“水下森林”示范区8个。

 

推进长三角生态海岸带建设,打造“滨海绿廊+蓝色海湾”生态景观带。

 

创新“碳汇渔业”模式,通过贝藻类养殖实现年固碳1.2万吨,助力“双碳”目标。

 

3. 创新陆海共治,打造“蓝色循环”嘉兴模式

 

深化海洋塑料污染治理,完善“收集—运输—再生—交易”全链条体系,力争塑料垃圾减量30%。

 

建立长三角首个跨省界水体联防联控工作站,覆盖上海青浦、江苏吴江等毗邻区域,推动区域协同治理。

 

推广“海洋云仓”智能治理模式,实现船舶污染物智能化接收、转运、处置。

 

严守生态底线,筑牢安全屏障

 

会议明确建立“三张清单”,强化环境监管:

 

问题清单:对78个入河入海排污口实施“口长制”管理,确保达标排放。

 

责任清单:12项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实行“红黄绿”三色预警,确保按期销号。

 

成效清单:开展“清淤活水”百日攻坚,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,确保动态清零。

 

全民参与,构建共治共享新格局

 

陶岩英要求,全市上下要以“开局即冲刺”的干劲,高质量完成“十四五”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,科学谋划“十五五”治水蓝图。今年第二季度将启动“碧水嘉兴”全民护水行动,通过“民间河长”“环保积分”等机制,引导公众参与水环境保护,形成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。

 

会前,与会人员还实地考察了南湖水质提升工程和嘉兴港区“海洋云仓”项目,学习先进治理经验。此次会议的召开,标志着嘉兴市水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入新阶段,将为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贡献更多“嘉兴经验”。

 

文章来源:生态嘉兴

联系我们
  • 展会微信公众号
  • 展会官方客服
地址:上海市闵行区金雨路55号虹桥525创意园A座
  • 参观咨询

    400 665 3755

  • 市场合作

    021-3323 1475

  • 展位咨询

    15202188312

主办机构
  • 中华环保联合会
  • 中国节能协会
  • 中华环保机械行业协会
  • 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
  • 荷瑞展览
  • 英富曼
协办机构
  • 上海供水管理事务中心
  • 协办机构-荷祥

@2024 上海荷祥会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12314号-13

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4124号